四书五经
拼音:sì shū wǔ jīng
解释: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洒扫应对
拼音:sǎ sào yìng duì
解释: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。封建时代儒家教育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
杀身成仁
拼音:shā shēn chéng rén
解释:身:自己;杀身:舍生;成:成全;成就;仁:仁德;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。原指牺牲生命;成全仁德。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授受不亲
拼音:shòu shòu bù qīn
解释: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
诗礼传家
拼音:shī lǐ chuán jiā
解释: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。
下愚不移
拼音:xià yú bù yí
解释:移:改变。下等的愚人,决不可能有所改变。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。也指不求上进,不想学好。
小受大走
拼音:xiǎo shòu dà zǒu
解释: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
一致百虑
拼音:yī zhì bǎi lǜ
解释:一致:趋向相同;百虑:各种考虑。趋向虽然相同,却有各种考虑。儒家指虑虽种种,理归于一。
以文乱法
拼音:yǐ wén luàn fǎ
解释: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
子曰诗云
拼音:zǐ yuè shī yún
解释:子:指孔子;诗:指《诗经》;曰、云:说。泛指儒家言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