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学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、出处、拼音、例句

三魂七魄

古代成语

拼音:sān hún qī pò

解释:魂: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;魄: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道家语,称人身有“三魂七魄”。

阅读全文

失魂落魄

古代成语

拼音:shī hún luò pò

解释:形容惊慌忧虑;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
阅读全文

丧魂失魄

当代成语

拼音:sàng hún shī pò

解释:原义为失去了魂魄。形容极度惊慌、恐惧。

阅读全文

神不守舍

古代成语

拼音:shén bù shǒu shè

解释:神:精神;心神;舍:本为房屋;这里指人的躯体。精神不守在躯体里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心神极不安定。

阅读全文

神不收舍

近代成语

拼音:shén bù shōu shě

解释:见“神不守舍”。

阅读全文

天高皇帝远

古代成语

拼音: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

解释:原指偏僻的地方,中央的权力达不到。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,遇事自作主张,不受约束。

阅读全文

无亲无故

当代成语

拼音:wú qīn wú gù

解释:没有亲属和故旧。形容孤单。

阅读全文

亡魂失魄

古代成语

拼音:wáng hún shī hún

解释: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
阅读全文

心神不定

古代成语

拼音:xīn shén bù dìng

解释:定:安定。心里烦躁,精神不安。

阅读全文

心去难留

古代成语

拼音:xīn qù nán liú

解释:去:离开。心已在别处,难以挽留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