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以民为本
拼音:bāng yǐ mín wéi běn
解释: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半部论语
拼音:bàn bù lún yǔ
解释: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,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
罢黜百家
拼音:bā chù bǎi jiā
解释:罢黜:废弃不用。原指排除诸子杂说,专门推行儒家学说。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,不要其他形式。
赤子之心
拼音:chì zǐ zhī xīn
解释:赤子:初生的婴儿。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。形容人的心地善良、纯洁。
存心养性
拼音:cún xīn yǎng xìng
解释: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
诸子百家
拼音:zhū zǐ bǎi jiā
解释: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荀子等;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各种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。后用来对我国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。
待人接物
拼音:dài rén jiē wù
解释: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
放达不羁
拼音:fàng dá bù jī
解释:纵放旷达,不受拘束。
甘贫乐道
拼音:gān pín lè dào
解释:甘贫:情愿受贫困;乐道:乐于守道。甘于受贫,乐于守道。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。
毁不灭性
拼音:huǐ bù miè xìng
解释:儒家丧制。谓居丧哀毁,但不应因此丧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