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形怪状的成语解释、出处、造句
成语名字:奇形怪状
成语发音:qí xíng guài zhuàng
成语解释:形容形状稀奇古怪;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唐 房玄龄《晋书 温峤传》:“须臾,见水族覆灭,奇形异状,或乘车马著赤衣者。”
成语繁体:奇形恠狀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物体的外形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 怪模怪样  非同寻常 
反义词: 司空见惯 
成语例句:铁索千寻取得来,奇形怪状谁能识?(唐 吴融《太湖石歌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