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窍不通的成语解释、出处、造句
成语名字:一窍不通
成语发音: yī qiào bù tōng
成语解释: 窍:洞,指心窍。没有一窍是贯通的。比喻一点儿也不懂。
成语故事: 纣王,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,他十分宠爱他的妃子妲己。一天到晚只知道和妲己饮酒作乐,既不理会朝政,也不管老百姓们的痛苦;同时,他还听信宠妃妲己的话,杀害了不少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,因此,各地的诸侯都想推翻他。纣王的叔父比干看见他这样昏庸,便费尽心机的苦谏,劝他不可沉迷酒色,不要屈害忠良,枉杀无辜,应该振作起来,为国家和百姓做点有益的事情。妲己知道之后,十分的气愤,心中想道:“比干不除,我的地位终将不能稳固。”于是,她便对纣王说:“比干成天干涉我们俩的生活,谁知道他是不是另有目的?如果他真是忠良的话,为什么不叫他自己胸膛剖开,取出心肝来看看呢?”纣王被妲己迷住了,竟不分是非好坏,赐比干剖胸而死。
这则故事,在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,并且加了注,它的全语是这样的:“纣心不通,安以为恶,若其一窍通,则比干不杀矣!”
“一窍不通”就是从上面的话引申而来的,用来讥笑人家的愚蠢和胡涂,同时也可以比喻人对某种技艺学术的一无所知。